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完整的课程设计由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组成。说明书是设计的书面总结,也是后续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
(4)设计方案简介;
(5)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表;
(6)工艺设计计算;
(7)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8)设计结果汇总表;
(9)设计评述及设计者对本设计有关问题的讨论;
(10)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工艺条件图;
(11)参考资料。
5. 考核和答辩。
整个设计是由论述、计算和绘图三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用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设计后期的答辩,及时了解学生设计能力的补充过程,也是提高设计水平,交流心得和扩大收获的重要过程。答辩通常包括个别答辩和公开答辩两种形式。个别答辩的目的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设计水平。所以,在个别答辩后,应允许学生修改补充自己的图纸和说明书。公开答辩是在个别答辩的基础上,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全班公开答辩,实际上是以他们的中心发言来引导全班性的讨论,目的是交流心得、探讨问题和扩大收获。
必须反映出全部工艺物料和产品所经过的设备;
1. 应全部反映出主要物料管路,并表达出进出装置界区的流向;
2. 冷却水、冷冻盐水、工艺用的压缩空气、蒸汽(不包括副产品蒸汽)及蒸汽冷凝液系统等的整套设备和管线不在图内表示,仅示意工艺设备使用点的进出位置;
3. 标出有助于用户确认及上级或有关领导审批用的一些工艺数据(例如:温度、压力、物流的质量流量或体积流量、密度、换热量等);
4. 包括绘制图例,图画上必要的说明和标注,并按图签规定签署;
5. 必须标注工艺设备,工艺物流线上的主要控制点符及调节阀等。这里指的控制点符包括被测变量的仪表功能(如调节、纪录、指示、积算、连锁、报警、分析、检测及集中,就地仪表等)。
流程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1. 用细实线(0.3mm)画出设备简单外形,设备一般按1:100或1:50的比例绘制,如某种设备过高(如精馏塔),过大或过小,则可适当放大或缩小;
2. 常用设备外形可参照图0-1所示,对于无示例的设备可绘出其象征性的简单外形,表明设备的特征即可;
3. 用粗实线(0.9mm)画出连接设备的主要物料管线,并注出流向箭头;
4. 物料平衡数据可直接在物料管道上用细实线引出并列成表;
5. 辅助物料管道(如冷却水、加热蒸汽等),用中粗实线(0.6mm)表示;
6. 设备的布置原则上按流程图由左至右,图上一律不标示设备的支脚、支架和平台等,一般情况下也不标注尺寸。
工艺物料的介质代码自行编制,一般以分子式及其编写字母表示。辅助物料如公用系统介质代号规定如表0-1。
代号 |
中文名称 |
代号 |
中文名称 |
W |
水 |
S |
蒸汽 |
BW |
锅炉给水 |
HS |
高压蒸汽 |
BR |
盐水 |
LS |
低压蒸汽 |
BRR |
盐水回水 |
MS |
中压蒸汽 |
BRS |
盐水补给水 |
C |
冷凝液 |
CW |
(循环)冷却水 |
PWW |
生产废水 |
CWR |
(循环)冷却回水 |
CS |
化学污水 |
RW |
冷却水 (用于零度以上) |
RW |
冷冻回水 |
表0-1
图上应标注单元设备的代号,单元设备分类代号见表0-2。
表0-2
单元设备 |
代号 |
单元设备 |
代号 |
现场装置,基础,混凝土构件 转化器,反应器,再生器 槽、储罐 泵、压缩机、风机、驱动机和鼓风机 特殊装置 仪表 |
A D F J L Q |
炉子 换热器 塔 管道 电气
|
B C E M N
|
四、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主体设备是指在每个单元操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设备,如传热中的换热器,蒸发中的蒸发器,蒸馏和吸收中的塔设备(板式塔和填料塔),干燥中的干燥器等。一般,主体设备在不同单元操作中是不同的,即使同一设备在不同单元操作中其作用也不相同,如某一设备在某个单元操作中为主体设备,而在另一单元操作中就可变为辅助设备。例如,换热器在传热中为主体设备,而在精馏或干燥操作中就变为辅助设备。泵、压缩机等也有类似情况。
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是将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计算结果用一张总图表示出来。图面上应包括如下内容:
1. 设备图形